建站西元1940年(昭和15年)11月日據時代,日本政府以開發航空氣象觀測為目的,擇地日月潭貓囒山上建站,稱為臺灣總督府氣象台貓囒山出張所,只建一座石砌基座風力塔,茲做氣象觀測之用。民國40年(1951年)12月於風力塔西側旁興建一棟木造辦公廳後,業務逐漸步入常軌,民國72年(西元1983年)1月,鑑以辦公廳老舊且業務觀測儀器擴增,辦公場地已不敷使用,在原辦公廳下方新建二層樓鋼筋水泥辦公廳一棟,民國74年9月(1985年)9月原辦公廳拆除,在民國76年(西元1987年)1月與魚池鄉公所合建笠頂六角涼亭一座,民國88年9月21日凌晨發生芮氏7.3大地震,涼亭倒塌,西辦公廳遭受嚴重損壞,被列為危險建物,隨即拆除重建新的辦公廳於民國89年(1999年);於民國90年(2000年)1月正式啟用。
民國29年11月 | 建站.稱為臺灣總督府氣象台貓囒山出張所。 |
---|---|
民國34年8月1日 | 升格為臺灣總督府氣象台日月潭測候所。 |
民國34年10月25日 | 臺灣光復後.於11月1日改為臺灣省氣象局日月潭測候所。 |
民國37年 | 改為臺灣省氣象所日月潭測候所。 |
民國54年 | 改稱為臺灣省氣象局日月潭測候所。 |
民國60年7月1日 | 省氣象局恢復建制隸屬於中央.故稱為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測候所。 |
民國65年11月10日 | 依中央氣象局附屬測站通則改稱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測站。 |
民國78年8月1日 | 改稱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日月潭氣象站迄今。 |
日月潭氣象站位於貓囒山上,佔地有1.1公頃,有辦公廳風力塔、觀測坪、地震室、發電室、不斷電電源室、車庫等建築設施,又因地處日月潭風景勝地,可鳥瞰日月潭全景,潭上浮舟、拉魯島、岩上的文武廟、慈恩塔、玄奘寺可收入眼簾、與其背後蘶峨聳立水社大山及碧藍天空,構成一幅美麗畫面,並可遠眺九份二山及集集大山景色極佳此景點為日月潭區內觀景最佳場所之一,而今交通部觀光局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將本站規劃為觀光景點。
1940年建站當初只建一座用石砌基座風力塔茲做氣象觀測之用迄今猶存,於民國八十八年歷經「九二一」大地震其石砌基座僅受輕微災損業已修護,現今還在使用、堪稱歷史建築物。而現今的嶄新辦公室,與四周茶園、竹林、杉林,一片翠綠的山景中,米黃色的房舍與木造的涼亭及風力塔.猶如一所別緻山莊。
本站屬中央氣象局四等氣象站,置主任一人,職員三人,技工駕駛一人,工友一人,共六人,作業方式採輪班制。
工作項目:
服務項目:
測站名稱 | 站號: 46765 | 站名英譯:Sun Moon Lake Weather Service Office | 測站種類:四等氣象站 |
---|---|---|---|
測站位置 | 東經:120度54分29秒 北緯:23度52分53秒 |
海拔高度:1011.4公尺 橢球高:1036.9公尺 氣壓計海拔高度:1012.2公尺 |
建站日期:公元1940年11月 |
通信地址 | 南投縣魚池鄉水社村中山路270巷14號 | 電話:049-2855148 | 傳真:049-2855153 |
定量觀測項目 | 氣壓、氣壓趨勢特性、氣壓變量、溫度、濕度、極端溫度、降雨量、風向、風速、地中溫度、蒸發量、日照、日射、酸雨測定值、紫外線 | ||
定性觀測項目 | 現在天氣、過去天氣、雲狀、雲量、雲高、雲底高度、能見度、地面狀態、特殊天氣現象 | ||
觀測時間 | 00Z(08L)、01Z(09L)、03Z(11L)、06Z(14L)、09Z(17L)、12Z(20L)、13Z(21L)、21Z(05L)、共8次 | ||
氣象電碼傳送時間 | 00Z(08L)、03Z(11L)、06Z(14L)、09Z(17L)、12Z(20L)、21Z(05L)、共6次 | ||
氣象資料統計次數 | 每日24次 |
觀測儀器架設高度:
儀器種類 | 儀器種類 | 公尺 | 儀器種類 | 公尺 | 儀器種類 | 公尺 | 儀器種類 | 公尺 |
---|---|---|---|---|---|---|---|---|
氣壓類P | 電子氣壓計 | 0.8 | 自動系統電容氣壓計 | 0.8 | ||||
溫濕類T,H | 通風乾濕球溫度計 | 1.4 | 自動系統溫度露點儀 | 1.4 | ||||
降水類R | 雨量器 | 0.5 | 自記雨量儀Ws | 1.8 | 自動系統傾斗式雨量儀 | 0.5 | 雨滴譜儀 | 1.2 |
風力類W | 風速儀 | 7.6 | 風杯風向儀 | 7.6 | 自動系統風向風速儀 | 7.6 | ||
輻射類S | 全天日輻射儀 | 5.6 | 自動系統日照時數儀 | 5.6 | 紫外線儀 | 5.6 | ||
蒸發器類E | A型(120公分) | 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