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氣象站(站號:46711)創立於2004年(民國93年),與馬祖站同為「建立金門及馬祖氣象站計畫」中建立的氣象站之一。早期金門地區氣象資料以軍方為主,民國43年設置簡易農業觀測坪,記錄每日氣象資料,以探討氣象因子對農作物生育及產量之影響,期能由氣象資料找出最適合之作物品種環境,提供農業規劃之參考。戰地解嚴之後,有鑑於氣象需求日增,在地方政府及民意代表的努力下,1998(民國87年)年由中央氣象局向行政院提出「建立金門及馬祖氣象站計畫」。2001年(民國90年)陸續完成金門氣象站用地之取得與建築師評選工作,及預定地之鑽探及測量工作。2002年(民國91年)6月4日完成新建氣象站之細部設計並取得建造執造,8月5日舉行破土典禮,正式陸續開始動工。2003年(民國92年)11月1日金門氣象站正式成立,第一任機關首長到任,所有員工於年底陸續到職,2004年(民國93年)1月15日在風和日麗中舉行落成啟用,自此金門地區擁有第一個氣象站。氣象站成立後,負責金門地區綜觀天氣觀測業務。觀測項目包括現在天氣、過去天氣、風向、風速、雲量、雲狀、雲底高度、能見度、氣溫、絕對濕度(相對)、氣壓、氣壓變量趨勢及特性、極端氣溫、降水量、地面狀態、蒸發量、土壤溫度、日照、日射、物候、特殊現象等。對外服務方面分三個部分:(1)一般業務:一般三等站的地面觀測事項及災害性天氣通報。(2)資訊提供:傳送天氣特報、颱風警報及地震消息;接受有線電視台、電台或報社採訪、一般資料查詢、常識詢問及氣象資料申購等。(3)引導教學:金門氣象站將成為金門中小學戶外教學或鄉土教育重要的一站,戶外參觀以觀測坪為主;室內教學則以氣象或地震之影像導覽為主。
建站大事紀:
1998年 (民國87年)7月 |
提出「建立金門及馬祖氣象站計畫」。 |
---|---|
2001年 (民國90年)1月1日 |
起陸續完成用地取得與建築師評選,土地鑽探及測量工作。 |
2002年 (民國91年)6月4日 |
完成新建氣象站之細部設計並取得建造執照。 |
2002年 (民國91年)8月5日 |
舉行破土典禮,正式開始動工。 |
2003年 (民國92年)11月1日 |
金門氣象站正式成立。 |
2004年 (民國93年)1月1日 |
觀測作業正式開始運作。 |
2004年 (民國93年)1月15日 |
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
1.地理位置與地形:金門四面環海,所處緯度在北緯24度22分至24度32分之間,略在北回歸線以北1度左右,平均氣溫攝氏21.0度,居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氣候深受海洋及大陸調劑影響,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自然環境與大陸華南地區相似。夏季雖有西南氣流和颱風帶來較多的雨水,但因夏季酷熱,蒸發強烈,蓄水力差,且地勢平緩,無崇山峻嶺,地形雨的作用不顯著,因此年雨量(約1093.2mm)反而不及福建省內陸之山地(1200~2000mm)。
2.氣候方面:金門氣候受到中國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流的影響,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夏季有西南氣流及颱風帶來較多的雨量。根據金門氣象站觀測紀錄統計(2004~2013),金門年平均溫為攝氏21.0度,年平均雨量約1093.2毫米,雨量主要貢獻來自於梅雨季,其次為颱風季。金門地區全年均可能有霧發生,霧季高峰期為2-6月而以4月達最高峰。
本站屬中央氣象局三等氣象站,現有主任一人,職員五人,工友一人,作業方式採輪班制。
觀測項目:
服務項目:
測站名稱 | 中央氣象局金門氣象站 站號:46711 |
站名英譯:Kinmen Weather Station(縮寫:KM) | 測站種類:三等氣象站 |
---|---|---|---|
測站位置 | 東經:118°17'21'' 北緯:24°24'26'' |
海拔高度:47.88公尺 氣壓計海拔高度:35.89公尺 |
建站日期:民國93年1月 |
通信地址 | 893017金門縣金城鎮金水里西海路一段250號 | 電話號碼:082-373357 | 傳真號碼:082-373330 |
定量觀測 | 溫度、濕度、氣壓、氣壓趨勢特性、氣壓變量、極端溫度、降水量、風向風速、蒸發量、日照時數、全天日輻射量、紫外線、酸雨 | ||
定性觀測 | 現在天氣、過去天氣、雲狀、雲量、雲底高度、能見度、地面狀態、特殊現象、物候觀測 | ||
觀測時間 | 00Z(08L)、01Z(09L)、03Z(11L)、06Z(14L)、09Z(17L)、12Z(20L)、13Z(21L)、21Z(05L) | ||
資料統計次數 | 00Z(08L)、01Z(09L)、03Z(11L)、06Z(14L)、09Z(17L)、12Z(20L)、13Z(21L)、21Z(05L) | ||
現況環境描述 | 金門氣象站位於大金門之西南角,隔著金烈水道與小金門遙遙相望 ,能見度好的時候,東北方14公里外的太武山 (海拔253公尺)歷歷在目; 西面海域有眾多小島星羅棋布,依序為6.5公里外的復興嶼;10公里外的猛虎嶼;12.5公里外的大膽島以及13.5公里外的二膽島。有時,更可看見18公里外,小金門後方的廈門雲頂巖山區。當大氣非常乾淨的時候,西南方20公里外的漳州電廠,兩根高高聳立的煙囪隱約可見。機場到氣象站約8公里,可以搭乘3路公車至終站金城,再換7路公車,在廟口下 車,沿左前方小叉路行走約10分鐘(如右圖),即可抵達金門氣象站 。 |
觀測儀器離地高度:
儀器種類 | 儀器名稱 | 公尺 | 儀器名稱 | 公尺 | 儀器名稱 | 公尺 | 儀器名稱 | 公尺 |
---|---|---|---|---|---|---|---|---|
氣壓類P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電容氣壓計 | 0.836 | 電子氣壓計(Vaisala) | 0.836 | 自記式空盒氣壓儀 | 0.6 | ||
溫濕類T.H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溫度露點儀(A5 | 1.82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溫度露點儀(P6) | 1.82 | 阿斯曼通風乾濕計 | 1.2 | 溫濕度自記儀 | 1.2 |
降水類R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傾斗式雨量儀 | 0.5 | 虹吸式自記雨量儀 | 1.58 | 雨滴譜儀 | 1.32 | 雨量器 | 0.2 |
風力類W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Young風向風速儀 | 10 | 小松風向風速儀 | 10 | 風杯風速儀 | 10 | ||
輻射類S | 自動氣象觀測系統日照時數儀 | 1.15 | 全天日輻射儀 | 1.15 | 康氏日照計 | 1.15 | 紫外線儀 | 1.15 |
蒸發器類E | A型(120公分)蒸發皿 | 0.35 |
金門氣象站位於大金門之西南角,隔著金烈水道與小金門遙遙相望,能見度好的時候,東北方14公里外的太武山(海拔253公尺)歷歷在目;
西面海域有眾多小島星羅棋布,依序為6.5公里外的復興嶼;10公里外的猛虎嶼;12.5公里外的大膽島以及13.5公里外的二膽島。
有時,更可看見18公里 外,小金門後方的廈門雲頂巖山區。當大氣非常乾淨的時候,西南方20 公里外的漳州電廠,兩根高高聳立的煙囪隱約可見。
機場到氣象站約8公里,可以搭乘3路公車至終站金城,再換7路公車,在廟口下車,沿左前方小叉路行走約10分鐘,即可抵達金門氣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