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後,政府為配合基隆港建設與航運安全,民國35年10月1日於基隆港港區正式設立台灣省氣象局基隆測候所。當時借用基隆港務局二沙灣驗潮站舊址為氣象站觀測場所,並於基隆海港大樓7樓借用一間辦公室做為對外報導及資料供應處,後因基隆港務局擴建,觀測坪於民國59年遷移至海港大樓7樓。因使用面積過小,測站於民國60年遷移至外木山地區,但無線電發報電碼作業仍維持於海港大樓,後因台電高壓現通過外木山觀測坪上空,影響觀測,故於半年後氣象站又遷回至海港大樓,同時商借6樓用地,並將觀測坪建於6樓屋頂,成為現今基隆氣象站的作業規模。現今基隆氣象站緊鄰基隆港,位於基隆海港大樓6、7樓,是台灣陸地最北邊之地面綜觀氣象站。
建站以來站名更迭及隸屬機關之變遷
民國35年10月1日 | 成立台灣省氣象局基隆測候所 |
---|---|
民國59年7月1日 | 改隸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基隆測候所 |
民國66年7月1日 | 改稱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基隆氣象測站 |
民國78年8月1日 | 改稱中央氣象局基隆氣象站 |
基隆氣象站位於基隆市基隆港內,為台灣本島的最北端之綜觀氣象站,基隆地區地形特徵多為山丘地勢,季風氣候明顯,從氣候分類而言屬於溫暖潮濕氣候型。
觀測項目:
服務項目:
測站名稱 | 站號:46694 | 站名英譯:Keelung(縮寫:KEL) | 測站種類:三等氣象站 |
---|---|---|---|
測站位置 | 東經:21°43’56” 北緯:25°08’ 05” |
海拔高度:26.7公尺 氣壓計海拔高度:26.7公尺 |
建站日期:1946.10.01 |
通信地址 | 基隆市仁愛區港西街6號6樓 | 電話號碼:02-24224240 | 傳真號碼:02-24284484 |
作業時間 | 每日上午7時30分至下午6時30分 | ||
觀測項目 |
自動觀測項目: 溫度、濕度、氣壓、降水量、風向、風速、日照時數、全天空日輻射量、 人工觀測項目: 能見度、雲量、雲狀、雲高、蒸發量、現在天氣、過去天氣、特殊天氣現象 |
||
人工觀測時間 | 08時、09時、11時、14時、17時(地方時) |
觀測儀器架設高度:
儀器種類 | 儀器名稱 | 公尺 | 儀器名稱 | 公尺 | 儀器名稱 | 公尺 |
---|---|---|---|---|---|---|
氣壓類P | 電子式氣壓儀(Sentra 270) | 0.95 | 電子式氣壓儀(PTB330) | 0.95 | ||
溫濕類T.H | 通風式溫溼儀 | 1.3 | 阿斯曼乾濕球溫度計 | 1.2 | ||
降水類R | 雨量器 | 0.5 | 虹吸式雨量儀 | 1.6 | 傾斗式雨量儀 | 0.5 |
風力類W | 風向風速儀 | 34.6 | ||||
輻射類S | 日照時數儀 | 1.1 | 全天空日輻射儀 | 1.1 | ||
蒸發器類E | A型蒸發皿(120公分) | 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