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是為彌補花蓮、原高雄兩氣象雷達因受中央山脈阻擋,及地球曲度影響,在臺灣北部海上、陸上所形成的偵測涵蓋空隙而建立。提供對北部颱風嚴密追蹤監視,並改善北部陸上豪雨預報及加強冬季之鋒面偵測,除可減少因氣象災害所造成之損失,並可增進水資源之有效運用。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採用WSR-88D NEXRAD型調速管都卜勒氣象雷達,為高靈敏度S波段,波長10cm都卜勒雷達系統,能連續於5~10分鐘內提供回波強度(reflectivity)、平均徑向速度(mean radial velocity)及頻譜寬(spectral width)等三種都卜勒雷達基本量之高精確度、高解析度量測,經其氣象演算法產生高達39種不同的雷達氣象及水文分析產品,並以彩色圖形方式顯示提供給氣象預報人員使用。五分山氣象雷達具有高系統靈敏度及解析度,提升雷達資料的可信度;提供降水與晴空等二種雷達觀測作業操作模式,具備自動化觀測作業能力;並透過對雷達資料之演算分析,可進一步地增進預報效率及準確性。五分山氣象雷達於民國九十年四月完成雷達作業軟體升級並加裝雷達寬頻介面設備,目前雷達原始資料已即時傳送回本局,並已即時傳送提供防救災等單位使用。更提供國內氣象雷達研究之用。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位於臺灣東北角山區,即在臺北縣瑞芳鎮與平溪鄉交界處之五分山頂,該站視野遼闊,氣象雷達觀測環境優良,由西至東北面完全無阻障,在晴朗天氣下可欣賞正北方青鬱尖聳的雞籠山、開闊碧藍的港灣海濱,與周邊遠方之市鎮基隆、瑞芳、東南方之平溪、西北方之汐止。風景媲美陽明山,四季景緻各具特色,夏日(六至九月)消暑的山嵐清風,遠眺近鄰各個山峰,景色壯麗,並於五分山山腰上經常出現成群老鷹,蔚為奇觀;晚秋的白芒,如詩如畫在山巒間隨風搖曳;冬日霪雨連綿,常為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或迎面東北強風,呈現另一種嚴酷、冷清的面貌;春秋兩季偶於雨後經常出現雲海奇景;偶然的日出、日落景緻、晚霞滿天、觀星賞月,充分展現了五分山自然之美,但卻也可遇不可求。臨近地區多為觀光旅遊勝地,以106縣道為最,如野人谷、十分瀑布、小火車、平溪天燈、姑娘廟、五路財神廟等。
79年07月01日 |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奉准正式成立 |
---|---|
85年03月27日 | 本站人員正式進駐 |
85年04月16日 | 開始安裝雷達儀 |
85年06月 | 完成道路及站房工程驗收 |
85年07月16日 | 完成雷達儀驗收,開始雷達觀測作業測試運轉 |
85年08月01日 | 超級強烈賀伯颱風造成天線罩、軸承座與天線毀損 |
87年06月06日 | 完成雷達儀修復 |
87年07月01日 | 本站正式開始24小時雷達測報作業 |
90年04月13日 | 完成雷達寬頻介面架設與雷達儀作業軟體(Build10.0)升級案,即時傳送寬頻雷達資料至局本部 |
91年12月09日 | 完成雷達產品產生單元升級案 |
95年10月06日 | 完成雷達資料擷取單元升級案 |
103年03月06日 | 完成雙偏極化升級 |
104年08月08日 | 受蘇迪勒颱風影響受損 |
105年01月24日 | 建站以來首次降雪 |
105年04月23日 | METEOR 1700CDP10雷達維修平臺啟用 |
105年12月21日 | WSR-88D雷達恢復運轉 |
108年9月13日 | 完成WSR-88D雷達系統延長使用壽命計畫軟硬體升級更新 |
本站屬中央氣象局二等氣象雷達站,設置主任一人,職員九人,工友一人。職員區分機務與觀測二席位,各席位作業方式採三班制、二十四小時輪班,其中機務席位共五人,觀測席位共四人。
氣象雷達維護
行政事務
測站名稱 | 站號:46685 | 站名英譯:WU-FEN-SHAN(WFS) | 測站種類:二等雷達站 |
---|---|---|---|
測站位置 | 東經:121°46’22’’ 北緯:25°04’22’’ |
海拔高度:740公尺 雷達天線喇叭口海拔高度:766公尺 |
建站日期:1990/07/01 |
地址 | 新北市瑞芳區靜安路4段1巷1號 | 電話號碼:02-24958445-7 | |
通信地址 | 基隆過港路郵局第16號信箱 | 傳真號碼:02-24958448 |